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人事主任 - 人事室 | 2025-01-03 | 點閱數: 126

職場霸凌的認識與自救: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被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在國內法律上稱為「不法侵害」,包括肢體暴力(如:毆打、抓傷、拳打、腳踢等)、心理暴力(如:威脅、欺凌、騷擾、辱罵等)、言語暴力(如:霸凌、恐嚇、干擾、歧視等)與性騷擾(如:不當的性暗示與行為等)四大類。在臺灣社會,也有人將職場霸凌稱為「冷暴力」。

  相對於大家熟知的暴力,冷暴力的特點就在其表面看來的「冷」:沒有明顯的肢體傷害、沒有強烈的言詞衝突、沒有高聲軒昂的怒吼叫囂,一切的暴力過程都是在隱微、模糊、缺乏明確證據、判定上模稜兩可、無法立即看見傷害感受痕跡的細微冷慢過程中發生,但其結果卻如同真實暴力一般殘忍、惡劣、令人受傷,加害者之可惡狠毒,受害者之脆弱與難以康復,往往比明顯暴力更為嚴重。

  職場霸凌會存在的真正原因是管理部門的忽視或默許,或者誤認職場霸凌只是個人問題。但是當管理方不處理或不願處理時,受霸凌的個人若要向管理階層投訴,需注意應將投訴重點放在此一霸凌現象對公司營運及人員管理上的影響,不要只強調對受霸凌者的傷害,或只是對霸凌者個人的抱怨,才容易引起管理階層的重視。此外還可以採取如下做法:

向同事尋求建議與支持。

尋找其他也遭霸凌的同事,共同向霸凌者面質,明白表達不滿並向霸凌者展現受霸凌者結盟的意向。

聯合其他受霸凌者向工會、福委會、員工健康部門、員工諮商部門投訴。

聯合其他受霸凌者向人力資源部門投訴,並索取公司中與制止霸凌行為的相關政策或法令(國內為職業安全衛生法),若公司沒有這樣的資料,則試圖蒐集其他公司的相關資料。

盡可能以錄音或錄影方式記錄霸凌者的霸凌行為做為證據。

找出自己過去的績效評估結果,證明遭到霸凌並非因為自己的工作表現不佳所致。

請同事誠實的評估你的為人與工作表現,證明你不是因為自己有問題才會遭到霸凌。

做身心健康檢查以證明霸凌現象已造成你的身心健康受損。

 

受霸凌後可以採取的心理調適建議,包括以下數項:

跟員工諮商師或公司健康部門的醫師約時間,詳細說明所遭遇到的霸凌經驗,減少個人的壓抑與壓力。

適度的服藥以減輕生理病痛。

盡可能維持均衡且健康的飲食,以維持個人戰力。

請員工諮商師協助你處理因霸凌而有的各種情緒,以避免自身落入專業枯竭。

做一些可以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活動。

要有在工作場所以外的朋友,他們更容易站在你的立場上體諒與傾聽。

在下班後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盡量保持幽默感,並對自己好一點。

與關切職場霸凌的相關社福機構保持聯繫,或在工作之外尋找有共同經驗的朋友、部落格、社群。

(資料來源: 取自勞動臺北電子報第 47 期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 楊明磊)